“鄢山碧黛,渭河清波,玉女寒涩”此三者并称为“麟游三绝”。麟游以北五十里地,有一地方被人唤作“天不渡”,此地鄢山奇险,左右两荡叠叠翠峰突兀耸起,天堑难渡,给人一种巍峨的压迫感,渭河在此迂回三折,清波激荡,山水相逢,恰如一个“过”字。
早些年在唐肃宗时期,曾经有个有名的“阴阳相师”来这里给凤翔府的大户瞧过风水,说这“过”字的一“点”是“龙虎相争之相,诸天不利,唯助兵争”,不宜当做埋骨之地。又因地势偏僻,这灵山秀水一直少有人烟。
却未料想,只短短二十余年,这里竟出落成整个麟游县最热闹的集镇之一,山脚下散落不少平房院落,西边的集市三天一开,也算小有规模。从渭河对岸远远望去,一座六层朱砂高塔在层峦耸翠之中煞是夺目。
这塔是佛教的密檐塔,不同之处是这塔一侧没有一丝棱角,像是被人一刀劈下一样。另一侧由上至下,每层的房檐像外突出越来越多,指向各异,远远看去,像是半截巨大的荆棘藤蔓。懂行的人把这塔的样式唤作“飞瀑流星”。这塔的来历,还得从一千三百年前说起……
自春秋时代百家争鸣起,再到现在大唐,江湖上慢慢演绎出固定的武功流派,世人曰:六大九小。
六大即为:儒、释、道、兵、法、墨。
九小是:天演、阴阳、纵横、火冲、方技、渔耕、六识、青苗、司外。
中宗时期,一个名叫“阳月宗”的小门派迅速崛起。掌门和护法在江湖名声鹊起,江湖人称“太辉剑”和“皓月剑”。两人剑法独树一帜,因为不同于任一流派,原本被划归为“司外(一切不同于其他六大八小的武功流派)”,后来阳月宗逐渐强盛起来,成为可以对抗任何其他门派的巨擘,逐渐的人们改称江湖门派为“六大十小”。
好景不长,第一任掌门“宋远”辞世后,护法“依训”也不知去向。年轻一辈剑法平平,闯不出什么名堂来,传至第三代掌门时,门派已经衰败下来,沦为九流小门派。
三代掌门接任后没过几年,江湖发生一件惨案,“阳月宗”一夜之间被灭门。门派从掌门到长工,一共三百五十四人,一夜之间全部被屠,事情的经由江湖上有各种传言,也没有统一的说法。
二十年后,即十年之前,一青年一月内先后和十六位掌门赌剑,“甘州四派”“肃州十二门”十六位掌门全部输给他。他用剑也被人认出,就是当年“皓月剑-依训”的贴身佩剑“浣月”。
这青年他用赌剑得到的彩头在麟游修一座朱砂高塔,待塔修完,世人才发觉,这塔正是之前“阳月宗”的藏书楼“飞瀑流星阁”的样子。未过几日,青年发江湖贴,开宗立派,邀请临近各派前来观礼。
当日,青年自称是阳月宗当时大弟子的后人,并称二十年前惨案是被仇人追杀而导致灭门,而现在大仇已报,准备重建“阳月宗”。也被江湖人封了“星痕剑”的雅号。
三年之后,掌门暴毙在自己家中,阳月宗放出消息说是练功入魔而致。七日后,大弟子“段飞”接任掌门。这段飞不仅剑法上也小有造诣,短短几年时间也把“阳月宗”搭理的井井有条。
一切的一切就从这里开始……
**阳月宗正殿**
青年人坐在上位,身穿一件淡蓝锦绣长袍,淡淡绣着太辉两字;白色腰带上密织两条蛟纹,正中镶一颗深蓝青玉,圆润光滑;头发用三青束带扎起,插一根白玉素簪。整个人危坐在楠木太师椅上,身形饱满,气度不凡。他伸手去拿桌上的茶杯,虎口上露出厚厚的老茧,这人正是阳月宗现任掌门段飞。
段飞用杯盖轻轻拨了拨茶,小呷一口:“怎么样?我出去的这些天一切还顺利么?”
堂下站着一个白衣人,正是阳月宗的“三弟子”魏子松,比起剑客,他倒更像个文士。
“这几天六代弟子的演武都已完成,“炼骨后期”和“点脉期”的弟子也都按照自己意愿拜入日、月、星三门。
春季的账务清了出来,新进弟子的束脩,加上医馆、酒楼、菜园的收入一共是三百五十四贯。除日常开销以外,库房还新添了一批兵器,又把东西两厢弟子房的家具也都重新漆了一遍。算下来,整个春季结余是……“一百三十四贯”。
段飞的茶喝到一半,被呛一口,低咳两声,望了一眼白衣人:“这么多?”刚说完却又觉得太过吃惊,放下茶盏,转道:“这茶是不是也又换了品种?”
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